中国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减少天然林采伐3.32亿立方米******
中新社北京2月3日电 (记者 陈溯)记者3日从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林草局)获悉,中国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累计减少天然林采伐3.32亿立方米。
在当天召开的发布会上,中国国家林草局生态建设工程管理中心主任张利明介绍中国林草重点生态工程有关情况。
张利明表示,中国天然林保护工程于1998年启动,2000年全面展开,是中国林业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保护建设为主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到2020年底,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5000多亿元人民币,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范围由重点区域扩大到全国31个省份,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由停伐减产到全面停止,累计减少天然林采伐3.32亿立方米,天然林保护修复体系和制度体系全面建立,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实现了预期目标。
张利明表示,中国天然林资源持续增长,天然林面积较工程启动前增加3.23亿亩、蓄积增加53亿立方米。天然林生态功能显著提升,天然林单位面积年涵养水源量、固沙固土量分别比工程启动前提高了53%、46%。天然林生态系统有效恢复,有力促进了野生动物栖息地环境的改善。同时,国有林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加快,林区民生得到持续改善,民众植绿护绿,生态保护意识明显提升。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中国天然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较为充分的休养生息,面积和蓄积持续增加,但功能不强、质量不高的问题仍然突出。”张利明表示,据监测,在现有天然林资源中,结构不合理、功能低下、自然更新不良需要采取人工促进修复的有4亿亩左右。因此,有效提升天然林质量效益是今后一个时期天然林保护修复的主要任务之一。
据介绍,到2020年年底,中国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已完成各项建设任务。为保持天然林保护修复持续发展,中国进一步编制了《全国天然林保护修复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提出新时期天然林保护修复的战略布局、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完)
福建两会听台胞说:期许闽台青年共同“事业圈”不断扩大******
中新社福州1月12日电 (记者 闫旭)“这几年来,我们一直努力不懈,促成并积极参与闽台民间的交流、融合。”列席福建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台湾青年、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王量弘12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相信随着两岸同胞的交流往来越来越便捷,闽台合作也更加紧密。
当天,为期4天半的福建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在福州继续进行,多位在闽台胞受邀列席会议。目前,福建加快建设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不断扩大闽台青年共同“朋友圈”和“事业圈”。
王量弘对此乐观其成。“福建的惠台利民举措非常完善、完备,在落实上也是不遗余力。”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他一直关注闽台教育融合,“通过‘台师带徒’的模式,更多台湾高校教师可以在福建找到合适的发展舞台。”
来自台湾苗栗县的福州市皮肤病防治院主治医师陈柏叡“西进”大陆逾20年,两次实现了人生的“弯道超车”,“我在台湾长大,有机会来到大陆求学、安家、立业,拥有了比较顺遂、幸福的人生。”
2017年起,陈柏叡开始列席福州市政协、福建省政协会议,对闽台青年共同“朋友圈”和“事业圈”不断扩大充满期许。他希望能扩大台湾地区护士、药师、检验师等的职业资格采认,希望更多台湾医学领域人才融入福建发展,“我也希望搭建闽台医疗合作的桥梁,推动闽台在医疗领域加强沟通,互享学术成果。”
福建长泰明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冠颖是在福建漳州务农的第三代台商,正探索“茶文旅”,结合茶与茶室、茶空间、高尔夫运动等,与六七名台湾青年一起创业。
“来到福建,我们也是家人,可以很快融入进来。”曾冠颖认为,台湾青年来福建就业、创业、生活可以很快落地,找到合适自己的方向,“我们敢想敢干,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
厦门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荣誉会长吴家莹认为,两岸关系发展的动力来自民间以及青年一代,发展的潜力也蕴藏于民间以及青年一代。他建议,依托福建优势产业企业和民间交流平台载体引才引智,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持续完善政策、优化服务、精准宣介,支持更多台湾青年来闽追梦、筑梦、圆梦。(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